
干细胞价格差异因素分析
Tue-09-25
2019年新冠疫情后,大家对肺部损伤比较关注,加之生活工作压力以及检测技术的进步,使结节成为体检报告上出现的高频词汇,其中包括肺部结节,结节的出现给部分人群增添了焦虑。外泌体作为先进治疗药品,是当前生物医药领域研究转化的热点,很多人咨询外泌体对肺部损伤修复是否有帮助,结合目前的临床研究结果,外泌体雾化吸入对肺部损伤修复,包括肺结节及肺纤维化的治疗是有良好的作用。
肺结节根据大小、形态、密度等特征,可将其分为实性结节、亚实性结节和磨玻璃密度结节三类。
1.实性结节
肺内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增高影,病变密度足以掩盖其中走行的血管和支气管影。如果实性结节直径≤3cm,则为肺内孤立性实性结节;如果直径>3cm,则称为肺内孤立性肿块。
2.亚实性结节
肺内密度增高,病变密度介于磨玻璃密度与实性密度之间者,分为纯磨玻璃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
3.磨玻璃密度结节
指边界清晰或不清晰的肺内密度增高影,病变密度尚不足以掩盖其中走行的血管和支气管影。
肺部实性结节是否会消失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果是由于肺部炎症或者感染造成的实性结节,当炎症被控制住或者感染得到治愈后,结节可能会逐渐缩小直至消失。例如,细菌感染引发的肺部炎症在经过有效的抗菌治疗后,炎症区域会慢慢修复,实性结节也随之改变。而如果是良性肿瘤或者恶性肿瘤早期呈现出的实性结节,这种情况下结节通常不会自行消失,需要进一步的干预。
2022年,发表在《Stem Cell Reviews & Reports》上的一项临床研究,通过雾化吸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治疗新冠肺炎,7名新冠肺炎患者连续五天接受干细胞外泌体(一天两次),结果显示,外泌体治疗不仅安全可靠,还显著加速了肺部病变的吸收,新冠感染的重症患者在接受外泌体雾化治疗后,肺部病灶消失,未接受外泌体雾化治疗的患者,肺部病症修复后,仍存在纤维状阴影,说明外泌体雾化对肺部炎症损伤导致的磨玻璃结节等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正常的肺像一块富有弹性的海绵,肺泡就像海绵里的小孔,是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孔与孔之间相连的部分是肺间质,由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等组成,起到联结、支撑、固定、营养和代谢支持的关键作用。正是这种精密的间质结构赋予了肺组织良好的顺应性和弹性回缩力,使肺泡能在呼吸过程中有效扩张与回缩,保障高效的气体交换。
而肺组织的纤维化过程可以简单理解为受损的肺组织自我异常修复留下“瘢痕”的过程。 肺纤维化后,原本柔软、有弹性的结构被破坏,肺组织变得像丝瓜瓤或蜂窝,导致肺无法有效扩张和回缩,从而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由于慢性、进行性发展且目前难以根治的特性,肺纤维化被喻为“不死的癌症”。
肺组织逐渐纤维化,就像肺部被一层水泥牢牢包裹,让肺纤维化患者每次呼吸都格外艰难。目前,肺纤维化的临床治疗手段有限,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纤维化进程及降低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2025年6月,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常智杰教授课题组合作以“雾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治疗肺纤维化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临床研究”(Clinical investigation on nebulized human umbilical cord MSC-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or pulmonary fibrosis treatment)为题,在《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40.8)期刊上在线发表研究论文。研究结果表明,雾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疗法,为肺纤维化提供了一种新型无细胞治疗策略。动物实验表明,经雾化吸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后,雾化产生的1-5微米颗粒可直达肺泡,局部药物浓度比静脉注射高3-5倍。实验发现,采用该疗法显著改善了小鼠的肺纤维化进程。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小鼠的生存率由20%提升至80%。在临床层面,团队开展的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设计,共纳入24名肺纤维化患者。结果显示,雾化吸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治疗安全性良好,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与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接受联合治疗(药物治疗和外泌体雾化治疗)的患者在肺功能和呼吸健康状态方面均显著改善。针对该试验,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其中 2 例肺炎引起的肺纤维化患者在治疗后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显著好转(下图所示)。纤维化进程逆转,在传统治疗中几乎不可能发生。
根据目前的研究及临床试验结果,雾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疗法可为修复肺部损伤提供一条新路径。如果您想了解外泌体相关产品可点击链接:https://work.weixin.qq.com/ca/cawcde8faed9657edd
1.Chu, Meiping et al. “Nebulization Therapy with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Exosomes for COVID-19 Pneumonia.” Stem cell reviews and reports vol. 18.6 (2022): 2152-2163. doi:10.1007/s12015-022-10398-w
2.Li, Meng et al. “Clinical investigation on nebulized human umbilical cord MSC-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or pulmonary fibrosis treatment.”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vol. 10.1 179. 4 Jun. 2025. doi:10.1038/s41392-025-02262-3
Copyright © 2025 广州达博生物制品有限公司